2020年09月 在歷史中與神相遇

中外文化對歷史向來看重。唐太宗李世⺠的名⾔:「以古為鑒,可知興替。」⼗九世紀著名英國詩⼈拜倫勛爵(Lord Byron)則說過:「過去是未來的最佳先知。」近兩季,我⾸次以ADM老師⾝分,在⼀家本地教會教授《教會歷史》課程,對「鑒古知今」有更深的體會。

上世紀八⼗年代前的東亞教會⼀直⽣於憂患,每⼀個蒙恩得救的靈魂,背後都有動⼈的宣教故事,側寫出當時的宣教⼠如何在神的恩典和帶領下,克服種種難關。抗戰時期守護南京⾦陵女⼦⼤學的明妮魏特琳,為搶救鐵蹄下的婦孺,⽢願朝夕與⽇本皇軍周旋,最後⼼⼒交瘁,患上嚴重抑鬱症,戰爭未過,她已魂歸天國。

再如抗戰之後,有信徒決意成就「傳回耶路撒冷」異象,遂排除萬難和兇險,奮⼒前⾏。結果有⼈為主殉道,有⼈⾝陷囹圄,受辱含屈。張⾕泉、文沐靈,以及⼀個⼜⼀個有名無名的傳道者,就在漫⻑的宣教路上被湮沒,卻在神國裏閃耀⽣輝。

今天,信徒同樣⾯對不同張⼒:⼤環境緊張,世紀疫症橫⾏,⼤家都看不⾒困境的盡頭。甚⾄有⼈問:「究竟是魔⿁在舞弄世間,還是神給這世代煉淨,為再⼀次的復興作預備?」這不是昔⽇信徒⾯對艱難時所發出的呼聲嗎?歷史⼀直在重復:「已有的事,後必再有;已⾏的事,後必再⾏。⽇光之下並無新事。」(傳道書 1:9 )

感謝主讓我在這個時候有機會教授《教會歷史》課程,從先賢聖徒⾝上學習對神的倚靠和順服,從⽽看⾒神⼀直掌權,我只須專⼼仰望祂,凡事都會豁然開朗,因為祂必保守。⿎勵⼤家,若未能看清前路,不妨回望神從前的作為,你必在歷史⻑河中與神會遇,並經歷祂的信實,因為「洪⽔氾濫之時,耶和華坐著為王;耶和華坐著為王,直到永遠。」(詩篇29:10)